我國教育信息化事業(yè)與改革開放同時起步,走過了40年的風雨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fā)展成就。教育信息化各項發(fā)展指標普遍實現翻倍增長,教育信息化應用模式創(chuàng)新取得突破性進展。
然而目前,我國在推行教育信息化的進程中仍然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zhàn),例如教學設備與教學實踐融合不足,使得教育教育信息化在實際交互過程中沒有得到最大化收益。
作為教裝行業(yè)的領軍品牌,羿飛多年來一直持續(xù)在教育裝備領域探索創(chuàng)新,高度重視教育裝備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以近日剛剛交付的山西懷仁第七中學數字化地理專用教室為例,羿飛深入地理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用信息技術引領地理教學變革。
課前:課程導入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能否在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心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這堂課的成效。羿飛在課程導入上下足功夫,通過環(huán)幕示教系統(tǒng)、天文演示儀,以興趣為導,開啟整堂課。
羿飛環(huán)幕示教系統(tǒng)位于教室后方,專用于地理視頻資源的播放。巨大的屏幕帶來震撼的視覺沖擊,直觀地展示事物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讓課程內容變得更生動有趣。視頻課件對課程的導入、過渡作用,使課程進行得更自然順暢。
天文演示儀在天花板上投影出一個圓形的演示穹頂。將學生的視角由地球范疇,轉向太空乃至整個宇宙,將地理知識與天文教學有效整合,使學生了解地月系、地球與太陽系、地球與銀河系之間的關系,了解恒星、行星的形成及宇宙的演變過程。
課中:易教易學
地理學科兼具文科的理論分析與理科的抽象思維,在空間上具有復雜性在時間上具有多變性,但又不像數學那樣能通過精密計算得出結論。因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僅依靠平面地圖很難讓學生理解一些復雜、抽象的地理現象。
位于教室前方的數字立體地形,專門針對地理學科特點研發(fā),將三維地形模型和虛擬數字影像相結合,教師可輕松切換中國、世界立體地形、教學PPT、Flash動畫等不同模式,滿足各種教學所需。課件內容緊密貼合教學大綱,并能不斷地編寫與更新,無限擴充理教學內容,給任課教師帶來更大的自主性。
多媒體超半球互動球幕投影演示儀可以非常形象、全方位的展示球體教學內容,既可以演示宇宙中各天體和星體 (如:太陽系八大行星等),也可以演示各種地理知識(如:全球氣壓帶、風帶、洋流等)。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進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對象的開發(fā)和演示,為提倡師生互動教學增添新意。
課后:實驗鞏固
課后對知識的及時鞏固也至關重要,對于學生來說,背得再多,也不如親自動手模擬實驗來得印象深刻。教室四周陳列著十八種地形地貌模型,如板塊構造及地表形態(tài)模型、褶皺構造及地貌演變模型、島嶼成因演示模型、丹霞地貌、地下水模型等,制作精良,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未來的“科技+教育”不是簡單的將信息技術應用在教育某個環(huán)節(jié)上,而是把信息技術內化于教育的各個過程中。羿飛教育深諳信息化教育中教學設備與實際教學融合的重要性,深入課堂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產品陣容強大,全方位彌補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不足。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羿飛,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