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
Sun Yat-sen University
歷經百年,中山大學如同一部厚重的歷史長卷,訴說著時代的變遷與科技的進步,校園也日新月異,從最初的木質座椅教室到如今的現代化教學設施,科技的力量正在改變中山大學教育發(fā)展格局。
讓實驗教學伸出“雙臂”
實驗教學新空間
為了培養(yǎng)全方面發(fā)展的人才,中山大學的物理學院以銳取雙臂移動實訓推車構建線上與線下融合的實驗教學空間,推動理實一體化教學,助力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
△圖源:中山大學官網
移動實訓推車升級為“雙臂”模式,除了無線實訓主機、全景攝像頭、特寫鏡頭,新增設搖臂攝像機,yCat無線攝像機,讓移動實訓推車展開“雙臂”,可對多個物理實驗儀器反應情況進行特寫拍攝,同時增加的無線錄像機可進行課程全景拍攝錄制,教學細節(jié)、重點均被清晰記錄。
粵疆萬里,師生在云端課堂相見。中山大學與喀什大學共同打造的西行慕課《光學》,趙福利教授帶領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的崔新圖、龐曉寧兩位老師配合喀什大學的線下光學理論課,開展線上實驗課教學。
△圖源:中山大學公眾號,圖為:趙福利教授講課中
為清晰完整地展現實驗過程,趙福利教授特地找來銳取移動實訓推車,多機位實時拍錄,還請學院工程師在實驗儀器上加裝高清攝像頭,專門拍攝實驗現象。讓萬里之外的學生“身臨其境”,同時,由于實驗過程被清晰記錄,能夠回放,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測量時間等參數,定量計算,對理論形成更深入的認識。
△圖源:中山大學公眾號,圖為:趙福利教授和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崔新圖、龐曉寧老師配合上課中
跨域萬里,趙福利教授細致周到的備課、深入淺出的講解,贏得了喀什大學師生的一致好評。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課程重難點,讓實驗成果不再局限于實驗室,而是能夠跨越空間的界限,讓更多人見證實驗的魅力,激發(fā)更多人對物理的熱愛與探索。
開啟智慧教學新模式
多媒體教室改造
為全面升級北校區(qū)的多媒體教室,2023年,中山大學在北校區(qū)引入多套銳取智慧錄播系統,成功建設多間集實時直播、點播、導播以及視頻互動析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智慧教室。
△講授型智慧課室
上課模式不再僅僅局限于線下課程,還支持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形式。在教室內,老師講授、演示課程重點,學生進行演講分享、小組辯論等學習環(huán)節(jié);線上學生全程參與課程,課程內容直播于線上平臺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學生可課堂搶答、話題討論等參與課程互動。
△研討型智慧課室
講授型智慧課室的講臺設置了雙屏幕,不同位置的學生都能通過主屏幕和副屏幕的配合,清晰地觀看課件內容,準確掌握授課內容,確保了每位同學都能獲得良好的視覺體驗,提升課堂效果。
△圖源:中山大學公眾號
研討型智慧課室采用了多中心化設計,靈活的桌椅布局模式,讓每位學生可以自由地進行交流和討論,提升了課堂的互動性。同時,教室布置有效緩解演講分享者的緊張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和個人表達能力。
△圖源:中山大學公眾號
讓學習空間沒有邊界
多校區(qū)升級
經過百年的發(fā)展,中山大學先后建設了廣州校區(qū)南校園、廣州校區(qū)北校園、廣州校區(qū)東校園、珠海校區(qū)、深圳校區(qū)。多地辦學為大學的高速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與空間,物理空間上分散布局給中山大學帶來了教育資源分配的挑戰(zhàn)。
△圖源:中山大學官網
為此,中山大學與銳取實現了長期合作,中山大學南校區(qū)、東校區(qū)、北校區(qū)、珠海校區(qū)搭建了常態(tài)化錄播教室與精品互動錄播教室共36間,將傳統課堂升級為多功能的智慧互動課室,以實時互動教學、共享優(yōu)質資源等創(chuàng)新模式,加強校區(qū)間的合作與交流,實現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共享,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加公平、優(yōu)質的教育環(huán)境。
在未來規(guī)劃中,智慧錄播系統可對接南校區(qū)原有資源管理平臺,實現重點課程在5個校區(qū)同步直播,并在課后將優(yōu)質課程資源上傳到平臺,進行統一管理,在云端實現教育資源共享,也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廣闊空間,以教育數字化助力教育公平。
關注微信公眾號 |
免責聲明:本文圖文素材來源于銳取,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或提供稿件商家聯系。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