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對于投影機來說,亮度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說夸張一點,可以稱得上是投影機“安身立命”之本。然后,近來在投影市場尤其在家用市場上,出現(xiàn)了光源亮度這一概念,今天小畫就和大家探討下這個“光源亮度”的概念。
首先,標準的投影機亮度的概念,是指理想環(huán)境中,標準化的理想投影幕上,投影機所投射最亮白色畫面的亮度。其中,理想環(huán)境的含義是“自鏡頭到投影幕這段光線傳播不引起任何亮度損失”;“標準化的理想投影屏幕”的含義則是,這個幕布的反射率是100%,且反射的角度不存在無效散射、反射幕布的尺寸恰好完全覆蓋投影畫面。顯然,這種所謂理想狀態(tài)下的亮度測量是無法做到的,實際方法是用環(huán)境散射系數(shù)、屏幕吸收系數(shù)等糾正測量系統(tǒng)的誤差。同時,標準定義下的投影機亮度,往往與鏡頭處測得的光通量在數(shù)值上基本一致。
其次,什么是光源亮度呢?簡單說就是光源作為發(fā)光體的部分所產生的可見光總亮度。如果是藍色激光熒光色輪技術,那么就是藍色激光器的總亮度;如果是汞燈光源,那么除了紅綠藍三原色波長的能量,這個光源亮度還包括其他可見光波長(雖然眼睛對后者的敏感度低很多);如果是紅綠藍RGB的LED光源,則是三個原色發(fā)光亮度的總和。
藍色激光光源
介紹了以上兩個亮度概念,我們就可以說說光源亮度到投影機亮度之間的“隱私”。在激光投影機里,光源亮度基本就是藍色激光器的亮度總和。而藍色激光器發(fā)出的光線,一般至少要經過“光線傳遞”、“擴束”、“消散斑”、“熒光粉色輪”、“原色色輪”、“方向反射鏡片”、“DMD”光閥、“多組光學鏡片和電子機械結構組成的投影鏡頭”,然后才呈現(xiàn)在投影畫面上。即光源亮度變成投影亮度,中間至少經過十余個步驟的處理。且每一個處理步驟,都會導致亮度下降。
我們來看其中幾個亮度損失的情況:
第一,玻璃鏡片,一般玻璃的透射率是略高于80%(我們的建筑物白色玻璃窗),光學玻璃的透射率則是94%以上。但是即便是如此高投射率的玻璃,來上5片,總投射能力也會下降到73%。
第二,DMD光閥的工作情況。DMD工作時,開口率、透射率、散射率、反射率、系統(tǒng)潔凈度等都影響亮度傳遞,而且這些數(shù)據(jù)沒有一個可以達到100%傳遞亮度,由此可見,一個DMD光閥對產品亮度的影響已經很大。
第三,光源亮度最大的損失點之一,其實是一個很多人都忽視的問題——即光源產生的光柱截面形狀與DMD光閥鏡面形狀之間的差異。DMD鏡面一般是4:3、16:9、16:10的矩形。而光源光柱截面一般是圓形和橢圓形。最簡單的情況,圓形光柱在4:3形狀的DMD上的有效照射已經不足三分之二,即一下子損失近四成的亮度。
中航國畫LP160UL高亮度雙色激光工程投影機 ,投影高亮高達16000流明,在國內居于領先水平
第四,對于激光熒光色輪技術,還必須考慮熒光轉化的效率:即藍色激光到綠色熒光、藍色激光到紅色熒光的轉變效率。其中,由于白光能量中,綠色基本占了一半,所以綠色熒光粉的效率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例如大部分氮化物綠色熒光粉的量子效率在70-90%之間。
綜上所述,如果假設所有的光學系統(tǒng)效率都達到100%的完全理想的上帝狀態(tài),5000流明光源亮度的激光投影機,能給出的理想亮度也不過2300+流明(考慮DMD90%開口率和光源光柱截面與16:9DMD光閥的覆蓋差、80%的熒光粉效率)。
實際上,這世界上哪里有完美的光學系統(tǒng):在前面已經列舉了包括“光線傳遞”、“擴束”、“消散斑”、“原色色輪”、“方向反射鏡片”、“多組光學鏡片和電子機械結構組成的投影鏡頭”等一大堆光學結構,每一個光學鏡片上都有透射率、散射率、吸收率、清潔度等指標影響亮度傳遞。這些光學結構足以讓投影機的光源亮度利用水平再打一個對折。這樣一來,投影亮度實際上只有光源亮度三分之一左右,如果投影系統(tǒng)確定采用單片式DLP、藍色激光熒光色輪體系,投影亮度恐將只有光源亮度的四分之一了。
最后,對投影機,最有效的數(shù)據(jù)應該是ANSI亮度。所謂ANSI亮度其實就是優(yōu)化亮度,這種亮度也就是說在畫面色彩表現(xiàn)正常時的一種亮度,在具體的評測時我們會取畫面的九個點來測試。從專業(yè)的角度來說,ANSI亮度和最大亮度對于我們的參考意義會更大。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中航國畫,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lián)系。